微光里的歲月長歌
時光是把無聲的刻刀,在歲月的年輪里,總有些平凡身影,以堅守為墨,在生活的宣紙上暈染出動人的畫卷,他們的故事,是歲月長河里永不熄滅的星光。
巷口的修表匠陳師傅,是時間的守護者。那間不足五平方米的小店,木桌上的玻璃罩下,擺滿了各式各樣的零件,在昏黃的燈光下泛著細碎的光。陳師傅戴著老花鏡,手中的鑷子如同舞者般靈巧。一塊老式機械表在他手中躺下,他便開始了與時間的對話。擰開表蓋,露出精密的齒輪,那些因歲月磨損而卡頓的零件,在他布滿老繭的手中,被小心翼翼地卸下、擦拭、打磨。
他會為了尋找一個適配的零件,翻遍堆滿工具的木盒,一找就是大半天。冬日里,小店沒有暖氣,他的手指被凍得通紅,卻依然全神貫注;夏天,汗水順著他的額頭滑落,他也顧不上擦拭,只是用搭在脖子上的毛巾匆匆一抹,便又投入工作。曾有年輕人帶著價值不菲的名表來修理,質(zhì)疑他的手藝,陳師傅只是笑笑,不做辯解,專注地完成每一道工序。當那塊原本停擺的名表重新發(fā)出規(guī)律的“滴答”聲,年輕人露出了驚訝與敬佩的神情。陳師傅用幾十年如一日的堅守,讓每一塊手表重新煥發(fā)生機,也讓時間的腳步在他手中重歸正軌。
山間的竹編老藝人周奶奶,編織著傳統(tǒng)的魂靈。她的院子里,整齊地堆放著一捆捆竹子,在陽光的照耀下泛著青綠色的光澤。周奶奶坐在竹椅上,手持篾刀,動作嫻熟地將竹子劈成粗細均勻的竹條。鋒利的篾刀在她手中仿佛有了生命,竹條被削得薄如蟬翼,卻堅韌無比。
編織時,她的雙手上下翻飛,竹條在她的指尖穿梭,如同跳躍的音符。編竹籃時,她先將竹條交錯排列,然后用纖細的竹絲纏繞固定,每一個結(jié)都打得緊實又美觀。為了編織出精美的圖案,她常常要花費數(shù)天時間。有一次,為了完成一個復雜的竹編屏風,她連續(xù)一周從早到晚忙碌。長時間低頭編織,讓她的脖子酸痛難忍,手指也被竹條劃出了一道道口子,但她貼上創(chuàng)可貼后,又繼續(xù)投入編織。當那扇繪有山水花鳥的竹編屏風完成時,仿佛將整個山間的靈氣都凝聚其中。周奶奶用一生的時光堅守著竹編技藝,讓這門古老的手藝在歲月中熠熠生輝。
鄉(xiāng)村教師林老師,點亮了無數(shù)孩子的未來。那所偏遠的鄉(xiāng)村小學,幾間破舊的教室,在風雨中略顯滄桑。林老師在這里一待就是二十年。每天清晨,他總是第一個來到學校,打掃教室、準備教具。教室里的桌椅缺胳膊少腿,他就利用課余時間修理;黑板斑駁脫落,他便自己買來油漆重新粉刷。
教學時,他用生動的語言講述著課本里的知識,用自制的教具讓抽象的概念變得直觀。為了讓孩子們能學到更多知識,他省吃儉用,自費購買書籍和學習用品。在他的教導下,許多孩子走出了大山,開啟了新的人生。林老師用堅守與愛,在這片貧瘠的土地上,種下了希望的種子,讓知識的光芒照亮了孩子們前行的道路。
生活中,像他們這樣的人還有很多,他們或許沒有驚天動地的壯舉,卻在平凡的崗位上默默堅守。他們的堅守,如同點點微光,匯聚成璀璨星河,照亮了歲月的漫漫長路,也讓平凡的日子有了不平凡的意義。
作者:童恩兵
熱點圖片
- 頭條新聞
- 新聞推薦
最新專題
- 專家講解的護腎飲食‘三低一控’原則,簡單實用!我是一名透析患者,專家詳細檢查了我的血管通路,還教了我日常護理方法,真的很專業(yè)!之前對血管通路的護理不太了解,聽了醫(yī)生的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