莫生氣
初三畢業(yè)那年,同學間流行互寫同學錄,邀請同學在同學錄本子寫上記錄同窗歲月、彼此友誼及祝福祝愿之類的話語。班上一個成績優(yōu)秀的胡姓女生在一個性格暴躁黃姓男生的同學錄上寫的留言,我至今印象深刻,大意是“你給我印象最深的是脾氣大,容易動怒和發(fā)火,看到這里,你是否心中已慢慢燃起怒火,直沖頭頂,就要沖我而來。我已感覺到一股殺氣,好害怕。但同學,請你平復心情……”
生氣,是由內(nèi)心引發(fā)表露外面的一種情緒。動怒的傳說和典故有很多,如共工怒觸不周山,怒發(fā)沖冠,沖冠一怒為紅顏……每個人生氣的表現(xiàn)形式會有所不同,有的人生悶氣,有的人暴跳如雷,有的人記恨心中。我想,人都不喜歡碰到別人生氣,因為有人生氣會引起現(xiàn)場氣氛緊張,嚴重影響自己的情緒和心情。
一般人生氣的表現(xiàn)很明顯,呼吸加重,滿臉通紅。嚴重時,變?yōu)榘l(fā)怒,雙拳緊握,臉部抽搐,青筋暴起,一副想拼命的樣子,表現(xiàn)是罵人、摔東西甚至動手打人。誰都怕碰到這種人,別人在氣頭上,怒火會把人“燒焦”。幾個朋友在一起,如果其中一個生氣了,其他幾位一般會先幫他滅火,并勸其平靜下來。這并不是害怕他,而是與一個處在失去理智狀態(tài)的人計較,實在不是一件聰明的事。
很多時候,生氣僅是一時沖動,火氣瞬間上來,自己難以把控,做出的判斷或決策大多不正確,往往會帶來嚴重的后果。沖動是魔鬼,就像現(xiàn)實生活中一些人的路怒癥,逞一時痛快駕車撞車或是毆打他人,結(jié)局是鋃鐺入獄。世界上很多的悔恨都是因生氣一時沖動而釀成的,幾秒的沖動換來終生的后悔。因此,生氣時,要提醒告誡自己保持冷靜,深呼吸,慢慢放輕松,三思而后行。不少人都有過這種感受,再大的事,過幾天回頭看看,發(fā)覺也不過如此,當初完全沒必要為此發(fā)火和大動干戈。
網(wǎng)上有不少《莫生氣》口訣,如為了小事發(fā)脾氣,回頭想想又何必;莫生氣,要消氣,欲知百病生于氣;別人生氣我不氣,氣出病來無人替;生氣傷肝又傷脾,促人衰老又生疾……頗有道理。
一個人如果經(jīng)常發(fā)火,周圍的人司空見慣后,這個人就會變得威信掃地,發(fā)再大的火也無人理會。這如同狼來了的故事。由此看來,經(jīng)常發(fā)火并不是一件明智的事。但在適當?shù)臅r間,適當?shù)膱龊,以適當?shù)姆绞缴鷼,有時卻是一種策略,一種戰(zhàn)術(shù),運用得好,可以給別人來個下馬威和措手不及,進而達成自己的目標。
生氣最高的境界是不怒自威,既不用動口,更不用動手,別人就已感受到你的態(tài)度,不敢再造次。不怒自威是平時一言一行、為人處世的積累,慢慢形成的強大氣場。有時不說話,保持沉默即是一種有力的武器,因為別人不知道你在想什么,好比躲在了暗處,讓別人不敢輕舉妄動。
西方的康德也說過,生氣是拿別人的錯誤懲罰自己。確實,生氣不僅影響心情,中醫(yī)還認為生氣傷肝,有損健康。對我們平常人來說,平時莫生氣,盡量少生氣,保持心平氣和,不因小憤怒造成大過失,不失為最佳的人生狀態(tài)。
作者:梅源
熱點圖片
- 頭條新聞
- 新聞推薦
最新專題
- 專家講解的護腎飲食‘三低一控’原則,簡單實用!我是一名透析患者,專家詳細檢查了我的血管通路,還教了我日常護理方法,真的很專業(yè)!之前對血管通路的護理不太了解,聽了醫(yī)生的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