市導游協會開展導游素養(yǎng)研培活動 傳承非遺技藝 弘揚傳統文化
本報訊 記者 高雅 近日,由市文化廣電旅游體育局主辦、市導游協會承辦的“傳承非遺技藝 弘揚傳統文化”2023年河源市導游素養(yǎng)研培活動在紫金縣舉行。
在紫金縣花朝戲傳承發(fā)展中心,導游員們了解了花朝戲的起源形成與傳承發(fā)展故事,并認真觀看花朝戲傳統經典劇目《賣雜貨》。隨后,在花朝戲省級傳承人黃麗華和市級傳承人池永泉、杜麗英等老師的指導下,導游員們邊看邊聽,認真學習花朝戲的表演手法扇花、手帕花等。
紫金花朝戲是我市的一個稀有劇種,至今已有上百年歷史,中國戲劇家協會主席曹禺曾為劇團親筆題贈“山溝里的山茶花”,2006年被列入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,2023年入選為全國首批“一縣一品”特色文化藝術典型案例。
在紫金縣博物館,導游員們通過觀看文字圖片展覽、老物件陳列等方式深入了解紫金歷史,品味本土發(fā)展內涵,感受客家傳統文化的魅力。
市導游協會相關負責人表示,此次“非遺”研培活動旨在讓導游員更深入了解我市“非遺”文化,倡導導游員大力推廣和傳承我市“非遺”文化項目,不斷加強“非遺”項目的宣傳和普及工作,弘揚傳統文化。今后,協會將結合實際工作需要,圍繞提高導游專業(yè)素養(yǎng),優(yōu)化導游職業(yè)形象,組織開展更多系列研培活動,進一步提升我市旅游服務水平,為推動我市文旅產業(yè)高質量發(fā)展作出應有貢獻。
熱點圖片
- 頭條新聞
- 新聞推薦
最新專題
- 酷暑時節(jié),下水游泳戲水的人增多,也到了溺水傷亡事件易發(fā)高發(fā)季節(jié)。近日,記者走訪發(fā)現,雖然市區(qū)河湖周邊基本立有警示牌,但不少公開的危險水域仍有野泳者的身影。為嚴防溺水事故發(fā)生,切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