河源2015年宣傳思想文化工作看點多
筑牢思想基礎,唱響主旋律,引領文明風尚,展示河源形象……2014 年,全市宣傳思想文化戰(zhàn)線在市委的正確領導下,高舉旗幟,把握導向,服務大局,開拓創(chuàng)新,大力推進宣傳思想文化工作,為我市打造“廣東綠谷”、推動跨越發(fā)展提供了正能量。
2015 年,是“十二五”規(guī)劃收官之年,是全面深化改革關鍵之年,是全面推進依法治國開局之年。在9 日召開的全市宣傳思想文化工作會議上,市委常委、宣傳部部長吳善平部署今年工作時指出,各級宣傳文化部門要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系列講話精神為重點,抓好理論武裝,凝聚思想共識;要以傳遞改革發(fā)展正能量為要務,改進輿論工作,壯大主流輿論;要以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核心,提高公民道德水平,推進文明城市創(chuàng)建;要以打造特色文化品牌為抓手,推動文藝創(chuàng)作,多出文藝精品;要以提高公共文化服務水平為目標,改善文化民生,推進文化建設。
在新的一年里,我市宣傳思想文化戰(zhàn)線將堅持圍繞中心、服務大局,堅持改革創(chuàng)新,著力鞏固全市人民團結奮斗的共同思想基礎,著力營造改革發(fā)展穩(wěn)定的良好輿論氛圍,著力推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建設,著力提升河源文化軟實力,為全面深化改革、打造“廣東綠谷”、推進跨越發(fā)展提供有力的思想輿論支持和精神文化支撐。
2014 年工作回眸:
理論武裝
●“河源講壇”舉辦了10 場市委中心組(擴大)學習會,邀請了商務部問題專家李左東、清華大學教授孫立平等國內著名專家教授來河源講課,內容包括路線教育、深化改革、經濟形勢、黨的建設、環(huán)境氣候、國防形勢、依法治國、歷史文化等,取得了良好的學習效果。
●精心組織了《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讀本》和十八屆四中全會精神宣講活動,累計19 場,受眾6000 多人。
●開展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基層巡回宣講活動,累計宣講5 場,受眾3000 多人。
●全市各級領導干部撰寫理論學習文章200 多篇。
●推出了《客家古邑家訓研究與傳承》等一批社科研究成果,出版了《阮嘯仙傳》、《劉爾崧傳》、《黃居仁傳》三部黨史人物書。
輿論宣傳
●精心組織了全面深化改革、打造 “廣東綠谷”、推動跨越發(fā)展,粵東西北振興發(fā)展、創(chuàng)建全國文明城市、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等重大主題宣傳報道,唱響了主旋律,傳遞了正能量。
●積極加強與市外媒體溝通聯系,加大市外媒體的正面宣傳報道力度,宣傳報道的數量、篇幅、時長和網絡轉載量明顯增加,共刊播稿件1130 件。
文明創(chuàng)建
●我市以全省第一名的成績拿到創(chuàng)建全國文明城市提名資格。
●“弘揚家訓文化·踐行當代價值”活動得到中宣部肯定,成為全國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百家經驗進行推廣。
●龍川佗城村、源城東埔街道廣場社區(qū)成為全省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示范點。
●市國稅局、和平陽明中學獲得全國文明單位稱號;東源縣仙塘鎮(zhèn)獲得全國文明鎮(zhèn)稱號。
●開展了評選身邊好人活動,推薦評選86 位“河源好人”,20 位道德模范和道德模范提名獎,有2 人榮登誠實守信“中國好人榜”,7 人被評為“廣東好人”。
文化建設
●加快了市圖書館、市檔案館、市博物館和桃花水母大劇院等一批公共文化設施建設。
●辦好“多彩河源·歡樂廣場”群眾活動平臺,去年共舉辦了40 余場文藝演出,受眾30 多萬人次。
●創(chuàng)作了家訓文化系列作品等一批文化精品,19 部作品入選2013-2014 年河源市文藝精品。
●推進了一批歷史文化遺址修繕,林寨古村入選第六批中國歷史文化名村。
●抓好了16 個非物質文化遺產傳習基地建設,和平“席床生日節(jié)”獲評廣東省第五批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。
2015 年工作看點:
看點一: 開展系列主題宣傳教育活動
廣泛開展“中國夢·我們的夢”主題教育活動和主題文藝活動,引導廣大干部群眾堅定道路自信、理論自信和制度自信;精心組織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(zhàn)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(zhàn)爭勝利70 周年主題宣傳教育活動,創(chuàng)作抗戰(zhàn)題材文藝作品,組織愛國主義文藝展演活動。
結合我市重大發(fā)展、重大項目、重大活動,在市內外主流媒體上推出一批重大主題新聞報道、專題片、紀錄片,講好河源故事,傳播河源聲音。
看點二: 重點部門將建立政務微信
當前,新媒體以互聯網為載體,以其快速、互動、自由等特點,為公眾表達民意提供了一個方便快捷的輿論平臺,同時為黨委政府了解社情民意開辟了一條綠色通道。如何建設好、運用好、管理好互聯網,已成為宣傳思想文化工作的重點。今年我市將著力適應網絡發(fā)展形勢,推動地方和部門加強門戶網站建設,不斷完善功能,豐富信息,提高發(fā)布時效。據透露,今年9 月份前,各級各有關部門特別是重點部門將建立政務微信,提升網絡發(fā)布能力,滿足公眾知情權和監(jiān)督權。
同時,我市還將加快新聞媒體客戶端建設,在全市形成以微信、微博和移動客戶端 “兩微一端”移動輿論宣傳引導平臺,及時發(fā)布權威信息,回應社會關切,引導社會輿論。
看點三: 建設百個“弘揚家訓文化”示范點
為推進文明城市創(chuàng)建工作,營造濃厚創(chuàng)文氛圍,今年我市將建設首個家訓網——中華家訓網,立足我市,面向全國,擴大家訓挖掘研究成果,使河源成為全國家訓文化傳承示范地區(qū)。同時,我市還將在全市范圍內規(guī)劃建設百個弘揚家訓文化踐行當代價值示范點,推動家訓文化進社區(qū)、進農村、進學校、進祠堂,廣泛開展“傳揚家訓·崇尚十德·日行一善”教育活動。
此外,在主題實踐活動上,我市還將深入開展文明有禮、文明交通、文明經商、文明餐桌、文明旅游、文明上網等活動,重點培育一批全市乃至全省知名的志愿服務領頭人,著力打造3-5個影響廣泛的全市志愿服務精品項目,推報龍川、和平兩縣城為廣東省文明縣城,東源、紫金兩縣城為廣東省創(chuàng)建文明縣城先進縣城。
看點四: 打造獨具魅力的河源文化品牌
用文藝創(chuàng)作反映人文古邑的多彩風情,用文藝精品擦亮“兩地”文化品牌,今年,我市宣傳思想文化戰(zhàn)線將著力創(chuàng)作“六個一批”文藝作品(一批文學藝術圖書、一批大眾傳唱歌曲、一批舞臺藝術歌舞節(jié)目、一批山歌劇及地方戲劇、一批影視作品、一批網絡文藝作品),特別是協(xié)助抓好大型嶺南歌舞史詩《桃花水母》的編創(chuàng),打造獨具魅力的文化旅游精品。
今年,我市還將啟動中國古動物館恐龍蛋館升級改造,推動龍川趙佗博物館建設,編輯制作《河源非遺圖(像)典》。
中國第二屆客家文化節(jié)晚會表演(資料圖)。陳仕平 攝
看點五: 舉辦中國第三屆客家文化節(jié)
作為客家古邑,我市有著深厚的客家文化底蘊。為進一步打響“客家古邑”文化品牌,提升我市客家文化地位和影響力,今年我市將舉辦中國第三屆客家文化節(jié)。
據悉,在2008 年、2012 年,中國首屆、第二屆客家文化節(jié)分別在我市舉行。兩屆文化節(jié)活動精彩紛呈,嘉賓們的反響都十分熱烈,均認為文化節(jié)充分展示了我市的城市形象,起到了傳承客家文化、展示客家風情、弘揚客家精神的效果。今年,我市將著力舉辦中國第三屆客家文化節(jié),展示客家風采、弘揚客家文化,推廣我市的城市名片。
相關閱讀
熱點圖片
- 頭條新聞
- 新聞推薦
最新專題
- 酷暑時節(jié),下水游泳戲水的人增多,也到了溺水傷亡事件易發(fā)高發(fā)季節(jié)。近日,記者走訪發(fā)現,雖然市區(qū)河湖周邊基本立有警示牌,但不少公開的危險水域仍有野泳者的身影。為嚴防溺水事故發(fā)生,切...